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鹤静
近期,一款通用型AI Agent(智能体)产品Manus引爆科技圈。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投资人士甚至在社交平台发帖求内测“邀请码”。
有分析人士表示,Manus的广泛适应性仍有待验证。同时,投资者需要区分其对资本市场短期和长期影响。
合伙人回应邀请码热炒
3月6日,一款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引爆科技圈。在此消息带动下,3月6日人工智能相关板块集体爆发,多只“Manus概念股”大涨。
对于此次Manus实现的核心突破,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陆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在于实现从任务理解到成果交付的全流程自主执行。相较于传统AI助手,Manus具备多智能体协同架构,可调用200+专业工具链(如代码编写、网页操作)。
据悉,Manus由于服务器容量有限,目前采取邀请码机制,甚至出现高价炒作邀请码。
Manus AI合伙人张涛昨日公开回应表示,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从未投入任何市场推广预算;内测期间系统容量有限,他们将优先保障现有用户的核心体验,并逐步有序释放邀请。
AI智能体崭露头角
从市场空间和应用潜力来看,华富基金认为AI智能体具有广阔前景。据Research and Market预测,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8%。同时,AI智能体可应用于医疗、金融、教育、制造等多领域,如医疗领域辅助诊断、教育领域的个性化 “私人家教”,市场对其未来应用拓展和商业价值有极高的市场预期。
“今年是AI智能体崭露头角的重要一年,我们持续看好泛AI应用相关的行情,并且这类思维链及多模态模型和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将远远超越过去以chatbot为主的时代,算力依然将保持高景气度甚至继续加速,同样看好后续AI算力的行情表现。”陆阳表示。
银华基金投顾团队提示,Manus的广泛适应性仍有待验证。同时,投资者需要区分其对资本市场短期和长期影响,既不要过低估计AI产业对资本市场的长期意义,但同时也不宜过高估计其对资本市场的短期意义,短期对相关概念板块谨慎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