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罗京

据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日前,杭州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市培育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大模型2个,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大模型25个以上。

4.15.3.1.jpg

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推动“四地”建设

《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创建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3家,培育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人工智能在制造、医疗、金融、教育、消费、文创、科学、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渗透度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人工智能+”高价值示范场景。

主要任务方面,《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在杭州推动全国模型输出源地、算力成本洼地、数据共享高地、智能应用首发地等“四地”建设,并具体部署支持头部企业多路线攻关大模型前沿技术、深入实施核心技术研发计划等16项重点任务,加速前沿技术原创性策源、城市算力基础性建设、数据要素创造性配置、场景牵引变革性突破。

重点支持模型研发企业开展模型前沿技术的基础性、试错性、颠覆性研究。建立面向前沿探索的要素供给机制和试错成本分担机制。加大AI芯片、模型算法、数据工程、具身智能、群体智能、类脑智能、AI4S等领域技术攻关支持力度。围绕深度求索、通义千问等开源模型,研发开发框架、数据集、工具集、智能体、软件应用等原创性技术产品,打造自主可控的AI开源技术生态。

在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超前布局“算力飞地”。建设算力统筹调度、交易在线结算、算力券快捷兑付的市级算力资源调度服务平台,支持AI芯片设计企业和大模型厂商联合攻关新一代自主GPU计算芯片。

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制造业集群。2025年新认定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招引人工智能亿元以上项目30个。培育智能计算新赛道,构建覆盖“芯片、板卡、服务器、集群、智算云、端侧 设施、运营服务”的产业链闭环。培育智能终端新赛道,支持企业加强智能眼镜、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健康监测仪器、外骨骼装置等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培育智能空天新赛道;赋能未来产业新赛道。

真金白银支持发展

政策措施方面,《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围绕分担创新成本、培育应用生态、支持企业成长、激活创新要素等四大领域,谋划设计实施算力券和智能券政策、支持核心技术攻关等16条支持政策。

每年设立2.5亿元市级算力券,对采购智能算力服务和模型服务的用户企业,按不超过合同实际发生金额的30%给予补贴;对企业承担国家、省重点科研任务,按国家、省实际到账补助资金的2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每年择优评选不超过10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大模型,按研发成本给予一定比例财政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支持“人工智能+”场景示范,每年根据实际成效,评选最多10个具有标志性成果的应用场景,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30%的标准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智能终端品牌企业推出的创新度高、性能领先、市占率高的智能终端和智能装备单品予以奖励。

此外,《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要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营造宽松活跃、服务高效的发展环境。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企业在商事、税务、人才、政策、金融等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建设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和具身智能产业联盟。依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云栖大会、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赛等赛会活动,打响高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