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济南9月26日电(记者刘玉龙、贾云鹏)在9月26日开幕的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2025年中国创投风投行业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显示,我国创投风投行业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从消费互联网和商业模式创新主导的传统格局,向以“硬科技”为核心的新范式转变。

根据投中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全国创投市场投资案例数量创下近十年新低,这种现象背后,是资本配置逻辑的变革——投资者不再热衷于广撒网式的早期布局,而是将有限资金集中投向少数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硬科技”企业。

全球创投市场回暖 AI成最大引力中心

白皮书指出,根据CB Insights报告,2025年全球风险投资总额预计将接近4400亿美元,相比2024年实现53%的显著增长。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占据绝对核心地位。仅在2025年第二季度,AIGC领域就吸引了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31%。2025年上半年全球对AIGC的风险投资额飙升至492亿美元,已超过 2024 年全年。

在地域分布上,美国以70%的占比主导全球AI投资,中国在AIGC领域的融资活动同样火热,2024年达到161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653.08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创投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触底企稳,新募集基金规模达到1.07万亿元,环比增长20%。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显示,全球风投交易数量持续收缩至历史低位,然而单笔交易平均规模攀升至350万美元历史新高,显示出资本正向“少而精”的高质量投资模式转型。

“硬科技”投资成主旋律 三大热点赛道引领潮流

投资方向上,白皮书显示资本高度聚焦于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硬科技”领域。电子信息行业以1569起投资和1444.48亿元投资规模领跑市场,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紧随其后。

在具体赛道分析中,白皮书重点关注三大热点领域:

智能及高端制造: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历史性转折,2024年中国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外资品牌达到52.3%,核心零部件整体国产化率突破40%。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工业机器人出口国,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59.7%。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等“新三样”产品在应对贸易壁垒的同时加速全球化布局。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生成式AI从“百模大战”走向商业务实,中国AIGC应用月活用户突破1亿大关,投资重心从基础模型转向垂直应用和AI智能体,算力军备竞赛推动相关硬件市场爆发式增长。

生物科技革命:基因治疗和细胞疗法迎来监管批准大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从技术引进向全球创新输出的角色转变,2024年与海外大型药企达成的授权转让交易总额高达300-415亿美元,同比增长66%。

白皮书指出,作为创投风投大会举办地,青岛市创投生态日趋成熟,规模快速增长,正成为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风险投资中心之一。截至2025年7月末,青岛市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管理基金规模分别是2018年末的1.5、5.7和3.3倍。截至2025年6月末,私募基金投资青岛项目1351个,在投本金922亿元,已培育出6家独角兽企业,产业分布涵盖半导体、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智慧物流、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

展望未来:三条主线引领行业发展

白皮书指出,中国创投风投行业未来发展将沿着三条清晰的主线展开:

一是深度垂直化,从追求平台型公司转向专注特定行业的“隐形冠军”,强化专业能力建设和投后赋能。

二是国际化重构,在全球产业链重组中寻找新的价值创造机会,抓住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机遇。

三是生态系统化,通过产学研金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完整的创新生态链条,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产融对接。

白皮书认为,这一轮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将决定中国创投行业能否在新技术周期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也将影响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只有真正理解产业逻辑、具备长期耐心、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投机构,才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据悉,《2025年中国创投风投行业白皮书》由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组委会发布,全面分析了全球宏观经济回顾、创投风投发展现状、热点赛道投资机会、重点区域发展情况以及行业未来展望,为投资机构、政策制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行业参考。